讀王延平新作《淤泥》:文學應該現實

讀王延平新作《淤泥》:文學應該現實

著名作家王延平的新作《淤泥》,無疑是給中國文壇一個強烈的震撼。在當今中國,沒有比《淤泥》更本色的作品,雖然我們倡導作品應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卻往往略過掉作品本身的真實性帶給我們的震撼和思考,《淤泥》的真實,自然的,不掩飾的,本色的,干凈的。

小說《淤泥》用最簡單的語言,簡單的像國小作文,但卻干凈深刻,小說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讀者覺得:這樣的小說我也能寫。讓文人覺得:自然地沒有縫隙,看不見技巧。

《淤泥》的成功源于王延平十年的寫作經驗和二十幾年的生活積累,王延平的作品少,在文壇上曾一陣不出現,雖然寫作時間長。《淤泥》讓這個貌不岸然的小伙子一夜成名,也讓我們對王延平的思想和個人修養更加崇拜,從《烈火青春》到《天使遇到王子》到《淤泥》,每一個轉捩點都有著重大非凡的意義,也都見證著王延平的寫作道路和成長道路。

小說《淤泥》寫了一起長大的三個小孩,顧小偉、范明、小胖,在人生成長過程中,因為個人家庭狀況、學習和自身修養的不同,在社會上的機遇和遭遇也截然不同。

書中通過顧小偉和美亞的愛情為主線,描述了不同的愛情在遭遇到金錢、名譽、利益等的挑戰和考驗時的不同結果,通過幾個青年在現代化都市中遇到的挫折、喜悅和成功,展現了80后的成長歷程以及年輕人在當下社會的困惑和物質超越精神的可悲,同時也流露出青年一代對生活、社會和未來抱有美好的期待和希望,實為一部青年人勵志的佳作。

這是一部現實的作品,現在地告訴我們他們就生活在我們周圍,告訴我們他們是如此的可悲。同時,對于文壇來說,文學應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