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雙酚A讓昨日合格飲用水PC桶今日被疑

禁雙酚A讓昨日合格飲用水PC桶今日被疑"黑桶"

  雖然還有壹個多月"禁令"才真正實施, 隨著昨天(21 日)衛生部在其網站上發布公告,意味著我國已跻身于禁用雙酚ABPA)的國家和地區行列中。

 

  耐人尋味的是,雙酚A禁令"禁"出飲用水包裝材料替代品要求合法化的呼聲。

 

  業內專家認爲,隨著國際市場對PC材料在食品包裝中的禁用,我國消費市場必然受到影響。選擇新的替代品意義重大。對飲用水桶現有相關標准進行完善、對市場准入制度的審查細則進行修訂已成爲當務之急。"市場呼喚新標准和生産規範的出台。"

 

  無標無許可 PET桶處境尴尬

 

  作爲普通消費者,即使您經常更換家裏或辦公室的飲用水桶,大概也很難搞清它們由何許材料制成。今天在壹相關發布會上有業內專家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的飲用水桶大致分爲四類:食品級的全新料PC(聚碳酸酯)桶、非食品級的PC桶、食品級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桶和用廢舊塑料、劣質廢料、廢棄光盤甚至洋垃圾等制成的"黑桶"。

 

  雖然雙酚A作爲PC的重要生産原料,在其他包裝制品中是否會析出還未有定論。但它第壹步先被禁于嬰幼兒食品容器(如奶瓶),這讓之前得不到認可、心灰意冷的PET原料和飲用水桶生産廠家重新看到了希望。

 

  但尴尬的是,PET桶目前並不在我國工業生産許可證發證範圍內,也沒有國家標准對其規範。這不僅使壹些該水桶生産企業因水桶不被飲用水廠認可而面臨關閉,還連累PET原料生産逐年遞減。正所謂標准是"雙刃劍",可興壹行可抑壹行。

 

  記者今天獲知的壹個案例可看出此類企業生存的艱難:今年 37日,泉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直屬壹分局對泉州市齊納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進行檢查後,以該公司生産PET水桶的行爲違反了我國生産許可證管理條例第五條規定爲由,扣押了該公司生産的PET水桶並罰款17000元。

 

  據介紹,該公司是由泉州市鯉城區工商局發證的合法企業,且于2009921就已將其生産的五加侖PET淨水桶送往泉州市産品質量檢驗所檢驗。該檢驗所的檢驗報告表明樣品爲合格産品。雖然生産許可證管理條例第五條規定"任何企業未取得生産許可證不得生産列入目錄的産品。"但全國工業生産許可證發證目錄中《食品用紙包裝、容器等制品生産許可實施細則》准入的三大類39個品種中並沒有涉及PET桶內容。這意味著該公司生産的PET桶不在發證範圍內,不存在違法行爲。

 

  由于上述條例第五十九條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工業産品生産許可證主管部門違反本條例規定,對列入目錄産品以外的工業産品設定生産許可的,由國務院工業産品生産許可證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銷。"326日被罰企業便據此規定向處罰方提出申辯。據悉,近日泉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直屬壹分局經核實後,已做出撤銷對上述公司的處罰的決定。

 

  業內專家分析說,此案件不僅提醒執法要嚴格以法爲據,更呼籲國家相關部門盡快起草相關標准,將目前市場上大量使用的PET材質飲用水桶列入國家標准要求。

 

  禁雙酚A 昨日合格 PC今日被疑"黑桶"

 

  據介紹,1999年全國塑料制品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組織起草了強制性行業標准QB2460-1999《聚碳酸酯(PC)飲用水罐》,並于翌年實施。20067月國家質檢總局開始實施《食品用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産許可通則》和《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産許可審查細則》,將PC飲用水罐列入市場准入範圍,並要求自200811日起,未取得生産許可(QS)的産品不得生産、銷售。

 

  然而今年3月歐盟宣布了雙酚A禁令。先是約束成員國,後是限制進口:6月起禁止任何含雙酚APC奶瓶進口到歐盟各成員國。這讓國人借機左顧右盼壹下,然後恍然大悟:原來世界各國相關"禁舉"已此起彼伏。加拿大在去年10月已成爲世界首個宣布在所有食品包裝和容器上禁用雙酚A的國家,澳大利亞、美國此州彼州……

 

  421日,我國衛生部在其網站發布《禁止雙酚A用于嬰幼兒食品用容器公告》,要求"自201161日起,禁止雙酚A用于嬰幼兒食品容器(如奶瓶)生産和進口。自201191日起,禁止銷售含雙酚A的嬰幼兒食品容器。"

 

  跟發達國家看齊,消費者舉雙手贊成。但疑惑又來:其他用PC材料制造的食品容器還用不用?桶裝水也是嬰幼兒飲水的主要形式,嬰幼兒是否也不能再飲用桶裝水?

 

  壹時間,昔日名正言順的合格PC桶,身份也變得可疑起來。甚至成了"黑桶"。

 

  專家指出,由于瓶裝水和純淨水桶所使用的PC中含有可能導致人體慢性中毒的雙酚A、透明劑、顔料等物質,尤其當水瓶放在汽車等溫度較高的環境中時,高溫會讓水瓶發生變化,致使更多的有害物質滲透進入水中,成爲健康隱患。而且PC桶在循環使用過程中多采用高溫消毒方式,更易造成雙酚A析出,對人體造成危害。

 

  市場呼喚新標准和生産規範出台

 

  據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統計,目前全國飲用水桶的用量在5億只以上,但使用回料或工業料生産的黑桶以及半黑桶占半數左右,而使用廢料或工業料的水桶按照目前的有關標准很難進行檢測。

 

  專家指出,讓PET材質生産飲用水桶合法化,不僅爲解決PC中的雙酚A問題,預備替代品意義重大,而且對治理目前泛藍的"黑心桶"具有現實意義:"使用回收PET料生産飲用水桶,因利潤空間小意義不大,不用擔心PET黑桶出現。"

 

  也是上述協會提供的情況,目前我國每年飲用水桶需求量約在8000萬桶以上,合格的PC飲用水桶年産量大致在3000萬桶左右。巨大的市場需求,促使PET材質飲用水桶專用料的研發並于2006年成功批量生産。目前,PET材質的飲用水桶的年生産量在2400萬桶左右,解決了部分國內飲用水桶市場的需求,但由于該材料的研發晚于國家標准GB 19304-2003《定型包裝飲用水企業生産衛生規範》。因此在該標准中,只允許使用PC材料生産可重複使用的飲用水桶,很大程度上限定了飲用水廠采購水桶的材質要求。

 

  上述協會董金獅秘書長表示,當務之急是規範飲用水桶的行業標准,使新材料合法化。目前循環使用型飲用水桶尚無國家強制性標准,市場競爭不規範導致經營監管兩難。應盡快出台更加規範的強制性國標,並做好與質檢部門市場准入制度審查細則的協調,進壹步規範行業發展,使非法牟利的小黑廠無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