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戀愛課的追求

高校戀愛課的追求

戀愛是大學校園裏的壹道風景,教育和管理大學生戀愛也是當下高校教育中的壹道風景。

 

據媒體報道,北京市教委近日公布了北京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學大綱(征求意見稿),要求北京市高校在心理課上教授學生們怎麽去談戀愛。

 

在新教學大綱中,"戀愛心理與愛的能力培養"壹講被修訂爲"幸福-從學會戀愛開始",主要從大學生們經常遇到的感情問題出發,涉及愛情相關理論,旨在教會大學生愛自己、表達愛、接受愛、拒絕愛、維系愛和放手愛。同性戀等以往被列爲中國教科書"禁忌"的話題也在"戀愛課"教程中。

 

在戀愛早就不能在大學校園中被當作壹樁新鮮事來看待的年代,"戀愛課"倒是有必要當作壹樁新鮮事來看待。所謂新鮮,不單是指教學大綱中有了"學會戀愛"的內容,還包括高等教育課程還有了"教會大學生愛自己、表達愛,接受愛,拒絕愛,維系愛和放手愛"這樣的宗旨和追求。

 

除此之外,"學會戀愛"被放置在《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學課程中,無論是有無戀愛經曆的人大概都很難想象,戀愛首先要被教育視爲壹個心理問題而非情感問題。目前我還無緣看到這壹教學大綱的完整內容,但從戀愛課這壹講的標題來看,很容易被理解爲如果不照課堂的要求學會戀愛,大概是要與幸福無緣的。

 

古往今來,愛情之所以被視爲人類最美好的情感。就在于它本身是建立在人性的自由和舒展之上的。正因爲這樣,它才會呈現出豐富斑斓的形態,鋪展在人們的生活之中,呈現生活的美好。如果有這樣的認知,我們就很難接受作爲成年人的大學生,要通過課堂去學習去獲得愛的能力,並且"健康"地戀愛。

 

我想,如今的大學教育當然不至于古板到,要對大學生戀愛出台壹套教程和壹套規範的地步。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的大學和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確實有教育和管理大學生情感的願望和沖動。壹年多以前,有大學校方專門安排學生帶上紅袖章,巡視校園去制止校園情侶的親昵行爲以體現"校園文明"。如今的大學戀愛課,同樣在某種程度上表明,高等教育還停留在自我感知和封閉運行的階段,在人的基本權利和情感被認定和尊重的今天,將課堂上教育學生戀愛,涉及性乃至同性戀的話題,自視爲教育開放和與時俱進的壹種表象。

 

我不否認,當下大學的教學內容和校園管理,對校園戀情確有驅魅和脫敏的必要,但問題在于,目前我們的教學內容和校園管理體現出的,恰恰是對校園戀愛過敏和警惕的表現。避而不談是過敏,限制幹預是過敏,管教情感同樣也是過敏,也是不正常。

 

大學校園是成年人的世界,是正常的社交場所。如果我們把校園戀情當作壹個窗口,就很容易從它所受到的對待中,看到高等教育如何看待自身的功能,大學校園在崇尚怎樣的秩序和管理。